- 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3:24 点击次数:59
生活中的实用心理《5分钟心理学》
图片
配合下方音频阅读,体验更佳。
图片
柠檬心理丨作者
Pexels、Pixabay丨图源
生活中,你会经常有这样的退让吗?
明明是自己的生日,最后却变成了去老公和孩子们想吃的餐厅;
明明工作很累了,还是会强撑着做全家人的饭;
明明心里很委屈,却总是先道歉的那个……
或许你对这些情况已经习以为常,或许你也曾经说出来过,却不被理解,反而受到指责,这时候,你可能会怀疑自己:
我难道真得不该有自己的想法吗?
当然不是。
你有权利去自己喜欢的餐厅,累了有权利去休息,心里委屈有权利让对方跟你道歉。
甚至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同意。
但是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,很多时候,看似很小的一个妥协,其实是在一步步让渡自己的权利,直到我们变得很痛苦,可能才会意识到不对劲。
比如:
别人找你帮忙,你怕别人说你不好相处,所以哪怕很忙,还是说好。
那之后你会更难说不,你放弃了自己拒绝的权利。
再比如:
你被别人欺负了,但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温柔、体贴,还是选择说“没关系”,不允许自己发火,这让你失去了一些合理的表达愤怒的权利。
还有的人:
给自己买点东西就内疚,但是给孩子、老公买,毫不犹豫,这事实上就是在放弃考虑自己需求的权利。
我知道,有时候你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权利,只是外界环境甚至你自己的潜意识,会给你施加压力,从而不得不让渡权利。
比如:
很多女性从小就被教导要做个“好女孩”,这种期待内化成为你对自己的要求,可能在你成年后,你甚至觉得“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”是件不应该的事情。
另外,你可能误以为顺从能换来关系的稳定。
所以为了不让对方离开自己,就会选择事事妥协,顺着对方。
除此之外,当一个人自我价值感不足时,就容易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。
通过不断地取悦他人来获取价值感,这种模式会形成恶性循环。
心理学研究发现:
当一个人持续不能为自己主张基本权利时,不仅会产生抑郁、焦虑等情绪问题,还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疾病。
我们的身心是无法长期承受这种自我压抑的。
所以,你需要重新拿回你应有的权利。
图片
怎么做呢?
你不妨参考以下的建议。
第一,记录自己的“权利让渡”时刻
每天记录下你在哪些事情上妥协了,分析这些妥协是否是必要的。
这种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。
第二,练习设立边界
从一些小事情上开始练习说不。
比如:
“抱歉,这周末我需要休息,不能帮你加班了。”
边界不是冷漠,而是自我照顾的必要手段。
第三,区分责任与过度承担
问问自己:
这件事真是我的责任,还是我在过度承担?
比如家务劳动、教育孩子等,都应该合理分担。
第四,诚实地正视自己的情绪
当你感到愤怒或委屈,试着承认并表达出来,而不是立刻压抑,这也是对自己的尊重。
比如“你刚才那样说,让我感到很不舒服”。
第五,建立自我支持系统
寻找能理解你、支持你的朋友或群体。人是社会性动物,我们都需要情感共鸣和支持。
如果你在周围找不到这样的人,可以在绿泡泡搜索【柠檬心理课堂】发送【咨询】,会有知心老师无条件接纳倾听你。
记住,你有权利:
在疲累时说“我需要休息”;
在委屈时说“这样对我不公平”;
在愤怒时表达“我不接受这样的对待”;
在迷茫时说“我还需要时间考虑”。
这些不是特权,而是:
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。
你的感受很重要,你的需求很正当,你的边界很必要。
点个“在看”,关注心理健康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